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那么,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没有捷径?

  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率先在全国谋划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把县域重点产业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

  2024年8月,福建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决定》,强调要完善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级主责的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将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道,福建县域经济走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点亮了向未来前进的明灯!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重点产业链工作,齐抓共管、协同合作,各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新体系、新模式、新生态不断涌现,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发展效益进一步提升,县域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在梳理发展之道时,指出了着力所在。

  2023年9月,福建省工信厅发布了全国首份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年12月底,福建省工信厅再次推出《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令人喜悦。《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近3万字,分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新进展、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有效做法、深化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路径等四个部分以及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案例分析。

  透过白皮书,我们看到的是福建坚持不懈、倾力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图景:福建省九市一区统筹推进产业差异化布局,83个县域(金门县暂未列入)梳理确定县域重点产业链164条,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和招商图谱,明确产业链发展重点方向,提出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为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条心,一盘棋,一条路,一个方向,一个梦想。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福建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拧成了一股绳。

  早在2023年12月福建省新型完美体育公司化推进大会上,福建省省委书记周祖翼就强调,要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以县域为关键区域,推动省内重点产业链统筹布局、合理分工、错位发展;要增强县域产业支撑能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县域发展“福建样本”。

  2024年2月,福建省政府把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推进会作为春节后首场重大活动,福建省省长赵龙出席并在会上强调,深刻认识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因地制宜,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坚持梯次培育,要坚持红线底线,要坚持同向发力,坚持久久为功,以龙腾虎跃之势把县域重点产业链舞起来,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更大突破。

  2024年以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福建省政府先后在厦门、宁德、南平、安溪召开四次全省现场推进会,深入分析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统筹谋划重点工作。

  福建省省政府副省长林瑞良、党组成员康涛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县域产业链相关工作,先后深入40多个市、县(区)调研县域重点产业链,提出“六个一”整体推进要求,即县域推进重点产业链发展必须推广:

  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工作专班、

  一个支持政策、一个公共技术平台、

  一个产业基金,一个专家组。

  福建省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政府县域重点产业链课题成员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分别为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注入新思路、提供新动能。

  福建省工信厅领导带队分赴九市一区,调研指导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以及“六个一”工作推进情况。

  福建省科技厅启动省科技特派团服务重点产业链专项行动,围绕2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

  福建省税务局在全国率先编制“县域税源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根据指数结果绘制福建省县域税源图谱。

  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相继推出县域重点产业链系列报道,宣传各地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的好经验、好做法,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网县域重点产业链有关宣传报道共3.5万篇,触达人群近1亿人次,县域重点产业链宣传全面铺开,全省“上下一盘棋”的发展共识进一步增强。

  2024年5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完美体育公司化的决定》,提出推动培育县域特色重点产业链,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重点县域、重点园区集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据统计,2024年,福建省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相继出台了支持特色产业、完美体育公司领域设备更新、创新赋能、金融支持、质量强链、园区标准化、专精特新等30多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全方位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工作提质增效。

  “大抓产业链、大抓制造业”的共识不断凝聚,共促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升腾;优化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保障在强化。

  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新进展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福建省建立全省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机制,形成了组织协调、政策制定、试点示范、现场交流和“六个一”的全方位工作推进体系,以县域重点产业链为支撑,打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县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县域重点产业链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

图为福建县域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宁德时代催生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

  “一年来,福建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四类县域产业各具特色、协同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工作正加速推进。”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不懈努力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福建各县域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稳步提升,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项目招引更加精准,县域特色产业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显著提升,福建县域经济实力以其稳固提升的姿态在呈现。

  2024年,福建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5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新增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82项。据统计,完美体育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完美体育公司总产值近30%。

  福建省数字化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70.7%,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5.6%,均跃居全国第3位,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3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2个、绿色完美体育公司园区12个,总数居全国前列;累计培育10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和33家省级能效“领跑者”企业。

  目前,福建省超千亿产业集群有20个。2024年,泉州现代体育产品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福清市化工复合材料、洛江区施工装备等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福安市不锈钢新材料、漳州市芗城区特种钢铁等1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现有的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覆盖了全省44个县域。

  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同发力, 2024年1-11月,福建省共对接民企产业项目2972个,计划总投资5659亿元,引进了厦门士兰集宏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一期、泉州百宏化学新材料技术改造等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签约的民企制造业合同项目开工率超70%。

  县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态势形成,实现“一县一特色”。蕉城的锂电池,福安的不锈钢,福清的福耀玻璃,长乐的纺织化纤,德化的工艺陶瓷,光泽的圣农肉鸡,龙文的石英钟表等等成为福建的“金名片”。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球第一,青拓集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耀玻璃……,县域重点产业链“冠军”企业逐步实现国内先进、全球领先,县域特色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县域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质量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健全完善“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质量强链模式。2024年,福建省共43条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赋能,覆盖省内外供应链企业3159家,创造27.47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082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创造经济效益17.96亿元,有力推动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地域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及2023年产业规模等方面,对全省83个县域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各类县域精准定位、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据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四类县域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涵盖晋江市、蕉城区、长乐区等7个县域的一类县域,产业能级提升、发展势能增强,领航作用更加突出,共确定24条重点产业链, 2023年GDP达1.18万亿元,与2022年同口径相比(下同)增长4%。

  涵盖海沧区、上杭县、龙海区等11个县域的二类县域,完美体育公司基础较好,布局更加合理,产业规模较大,创新水平提高,在众多细分领域竞争力增强,共确定重点产业链27条。2023年,二类县域GDP为1.06万亿元,占福建省GDP的19.6%。

  涵盖新罗区、三元区、福鼎市、安溪县、邵武市等46个县域的三类县域,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三类县域数量占全省的55.4%,共确定重点产业链87条。2023年,三类县域GDP为2.78万亿元、增长2.6%,占全省GDP的51.1%。

  涵盖宁化县、光泽县、明溪县等19个县域的四类县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共确定重点产业链27条。2023年,融合发展类县域GDP为4080.8亿元、增长1.8%,占福建省GDP的7.5%。县域龙头企业占比较少,二产占全省比重较小,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完美体育公司布局。

  为了加速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福建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产业集聚;坚持落实主体责任,推进链式发展;坚持推进试点先行,打造示范样板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协同合作。

  福建省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分别组建工作专班,省级专班由省领导担任组长,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产业链发展中存在问题,专班日常工作由省工信厅承担,指导各市、县(区)按照“六个一”推进要求做好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底,83个县域已全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产业人才库或专家组;71个县域制定重点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62个县域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61个县域已搭建公共技术平台;60个县域设立或引进产业基金。印发《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区)工作方案》,确定漳浦县、安溪县、荔城区、上杭县、古田县等10个试点县,通过集中资源力量、加强业务指导,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2023年,福建省96%的县域GDP超百亿元,其中超千亿元16个。入选2024赛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县、区11个,数量居全国第七位。县域市场活力增强,60个县域净增加企业数量同比增加。晋江、蕉城、长乐、福安等17个县域规上完美体育公司企业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以福建省20%的县域数量,贡献了超过四成的GDP和超过六成的完美体育公司营业收入。

  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有效做法

  “打造一批链条清晰、体量规模大、创新水平高、对县域经济牵引力强的完美体育公司强县和一批融合发展、标识鲜明的产业特色县,切实提升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据介绍,下一步,福建省将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深耕细作”:加快因地制宜制定产业链培育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强企建链、加强精准招引,持续提升县域重点产业规模、集聚水平、创新能力。

图为智能定制的产业发展金名片——福耀玻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龙头引领、平台支撑、要素保障、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县域重点产业链创新活力,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与联动机制,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促进各类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形成县域产业有效协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大中小企业高效协作、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服务保障,推动县域建立“一个产业+一个招商方案+一个招商班子+一套支持政策”项目招引工作机制,精准招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

  充分发挥福建省“智改数转网联”优势,分行业发布数字化转型指南,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加速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加快智能制造,加速县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加强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载体建设,加快盘活低效和闲置用地,引导县域重点产业链向园区集聚,为县域产业发展打造优质空间载体。统筹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加快入园,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优先支持园区内企业和项目,推动园区外企业出村入园、退城入园。

  提升县域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实施金融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丰富面向县域重点产业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县域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县域重点产业链上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健全县域产业链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抓好政策落实,优化协调服务,实现省市县联动、省直各部门协同,合力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向“新”向“优”向“特”发展。

  深化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路径

  为补齐县域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打造规模较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县域重点产业链,助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福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在学习借鉴福建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福建省对集群牵引、链条串联、龙头带动、专精突破、融合发展等五条路径进一步细化,深化发力方向和发展重点,形成指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格局。

  集群牵引:加速强链建圈,壮大块状规模,打造共生共赢型产业合作新生态

  依托现代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绿色石化、锂电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牵引带动相关县域重点产业链融入集群生态圈,壮大块状经济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产业能级,实现互利共赢。

  链条串联:注重差异协同,加快聚链成群,培育壮大区域性产业链条

  聚焦食品、工艺美术、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县域重点产业链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有效推动特色产业跨区域优化分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其他县域融入链式的差异化、精细化发展。

  龙头带动:推动串珠成链,强化以链带片,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

  支持宁德时代、青拓集团、紫金矿业、圣农集团、厦门钨业等龙头企业及各县域内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核心地位优势,带动相关县域积极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扩大县域重点产业链集聚范围。

  专精突破:突出独特优势,实现化点成珠,分级分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专精特新发展优势,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同向发力,培育一批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治理服务完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融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新路

  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当地资源禀赋,按照“主攻二产、提升一产、壮大三产、一二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促进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产业形态创新,不断提升多主体、多业态、多模式融合发展成效。

  重点产业链发展先进县域迅速崛起

  2024年,福建省各县域把重点产业链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完美体育公司化的重要抓手,一体化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招商引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培育等工作,县域产业生机勃发、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一批先进县域迅速崛起。

  福清市集中锻链强链、因产建园,正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

  同安区端好“菜盘子”,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IP,2024年同安区规上完美体育公司增加值增速增长幅度位居二类县域前列。

  安溪县持续拓市场、创品牌、延链条、建生态,实现一茶到百茶、一叶兴百业,2024年1-11月,茶产业规上完美体育公司产值117亿元、增长7.4%,比规上完美体育公司总产值增速高个4.2百分点,占规上完美体育公司总产值的14.8%,占比增加1个百分点。

  荔城区着力聚链成势、培优育强、创新赋能,做大做强“中国鞋都”城市品牌,被评为国家“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是全省唯一获评的县区;入选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运动休闲鞋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明溪县聚焦集聚配套、联动协作、狠抓创新,红豆杉“种”出生物医药大产业,实现了一棵红豆杉到紫杉烷类抗肿瘤医药产业的精彩蝶变。

  光泽县围绕龙头建链、创新突破、做优服务,打造千亿白羽肉鸡产业集群,白羽肉鸡年饲养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武平县坚持高位规划、多维引育、全方位保障,从无到有闯出强“屏”之路,入选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武平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列入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完美体育公司化、促进县域协同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新时代新福建,福建省倾力采取的县域经济发展硬举措,正展示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生动美丽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县域经济发展“福建样本”,越来越鲜明,越来越迷人!